11月23日,2013年省部共建工作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副巡视员韩筠,高教司直属办常务副主任范海林,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学校长贾锁堂,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罗萤、校长黄汉升和来自全国41所省部共建高校的6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贾锁堂校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刘维奇代表中心所作的题为《深化省部共建工作 推进地方龙头高校建设》的报告。报告通报了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六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指出中心积极致力于做好决策咨询、协力争取政策支持,做好分析研究、协力突破现实困境,做好会议协调,协力增强共建工作可持续性,为推进省部共建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报告认为,省部共建工作开展至今,推动了重点建设一批地方龙头高校的有益探索,奠定了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基础,促进了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报告分析了深化省部共建工作,推进地方龙头高校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号召各共建高校着眼长远发展和共赢发展,增进理解互信,强化服务职能,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办学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与会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省部共建工作、建立共建高校长期合作机制开展了研讨,并对推动共建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建议把省部共建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协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参与和支持省部共建高校建设。共建高校数量不小,类型多样,建议教育部牵头做好省部共建工作规划,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省部共建高校办学的指导,尤其是分类指导。2.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对省部共建高校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如,希望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在既有的计划或项目中设立省部共建高校专项项目,提供专有名额,帮助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高水平的特色学科和具有特色的优势创新平台,促进省部共建高校可持续发展。3.建议建立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落实和推进共建协议任务的协商和工作推进体制,进一步明确省部校三方的职责,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发挥宏观调控、统筹协调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资源,会同有关部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通过定期会商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共建协议,明确配套政策,加大投入力度。4.建议进一步建设好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中心的积极作用,做好联络沟通、宣传展示、经验推广、工作研究、决策参考、咨政服务等工作,建立共建高校信息共享和互动合作机制,推动共建高校共同发展。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入选高校建设规划审核论证意见反馈会。
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作了总结讲话,全面介绍了省部共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内涵变化,强调指出省部共建工作就是要通过省部协同建设让共建高校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更多的发展机遇。他对进一步做好省部共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1.共建高校要坚持需求导向,主动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贡献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大支持。2.充分利用省部共建机制和平台,牢牢抓住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把握方向,遵循规律,做好规划,用好资源,建好制度,搞好“五学”(学科、学者、学术、学风、学生),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3.省部共建研究中心要协同共建高校,认真总结共建工作经验,加强共建成果宣传,提出共建政策建议,为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建立健全共建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共建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发挥积极作用。他表示,省部共建工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高教司十分重视省部共建这一机制和平台,将认真梳理此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抓紧研究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司局,争取多种渠道解决制约省部共建工作的有关问题,支持省部共建高校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省部共建工作实现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