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为中西部高教协调发展助推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三年成果综述

    2004年,教育部党组决定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各共建一所地方高校。三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教育部已同中西部12个省、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共建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南昌大学、贵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等13所高校的协议。同时,为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还分别与陕西省、吉林省、湖南省签署了共同重点支持延安大学、延边大学、湘潭大学的协议。

  三年多的工作实践表明,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是适应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需要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今,在中西部地区,“省部共建地方高校”这一举措被赞誉为“中西部发展的基础工程”和“亿万人受益的民心工程”。

    合理布局,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选择适当的共建高校是省部共建工作的重要前提。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此原则选定的16所省部共建(共同重点支持)高校,多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或省(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建设的高校。这些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基本形成了“办学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区域地位突出”的良好办学基础。这样的选择和布局,有利于共建高校对区域高等教育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有利于高校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确定了共建高校后,教育部有关部门协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两个关键性问题,对共建高校发展规划进行了咨询论证。截至目前,已组织由高教界资深老领导和规划工作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100多人次,前往全部16所省部共建和重点支持的学校,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包括学科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发展规划的论证和咨询工作,帮助学校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

采取措施,全方位推动区域高教发展

为推动共建工作,教育部通过投入专项经费、扶持学科发展、培训领导干部、提升交流层面、开展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省部共建高校发展。

  据了解,在共建过程中,教育部积极为共建高校争取专项经费支持。2005、2006两年共安排资金3.15亿元。每所学校每年得到了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其投入强度相当于这些学校得到的“211工程”项目中央专项经费,显著缓解了共建高校财力紧张的状况,改善了教学和科研条件。

  同时,教育部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共建协议,统筹考虑共建高校的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建设。省部共建以来,共建高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增加了1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增加了4个;博士点增加了161个。共建高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等明显提高。

  几年来,教育部共安排了包括13名正职领导在内的36名共建高校领导参加了“直属高校领导海外学习交流培训班”,每个学校都有多名领导参加。同时,安排部分共建高校的领导参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校长班。高层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育部不断提升共建高校交流层面,吸收共建高校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工作委员会会议”、“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直属高校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同时积极支持召开“省部共建工作研讨会”。这些平台的搭建,使共建高校获得了更高层次的交流机会,扩展了视野,启迪了思维。

  教育部通过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民族院校等专门项目,组织了一批高水平的直属高校,对共建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对口支援。省部共建工作的开展,赋予对口支援工作以新的内涵,实现了原有对口支援高校之间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重点扶持,使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三年多来,共建工作也得到了相关省、自治区、兵团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参与论证学校发展规划等途径,有效引导共建高校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意识,发挥共建高校在地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龙头示范作用。

  突出特色,促共建高校增强“五大意识”

  在共建工作中,相关各方逐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即突出特色,重点扶持,促进共建高校的全面进步和快速发展。各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协调机制,明确了各方面的职责和权利,调动和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

  共建高校的快速成长带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改变了中西部省区高校目标定位趋同的格局,对于这些省区在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形成合理分工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年多来,伴随着共建工作的推进,共建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定位意识增强。共建高校新疆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十一五”时期将进一步转变办学思路,使学校由以文理为主转变为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山西大学立足于“十五”发展业绩,在自身学位点数量大幅上升、学科建设成果丰硕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个转向”的发展思路。

  ——服务意识增强。近年来,共建高校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解决地方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郑州大学专门成立了“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先后与200多家企业、政府部门签订了技术合同或合作协议,仅2005年就与企业签订150余项合作项目,金额达2151万元,其中85%是省内企业。延边大学针对延边地区人才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先后新增了40余个地方紧缺的本科专业。贵州大学建立了10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为贵州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学科意识增强。共建高校强烈意识到“学科建设强则学校强”,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郑州大学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达到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原来的18个增至72个,提前15年实现了学校“三大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西大学选择5个学科群进行重点建设,投入经费2亿元,整合校内资源,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批国际前沿的科技成果。山西大学组建了特色鲜明的7个学术创新平台和10个学术创新团队,并成立了20个一级研究单位作为支撑,形成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培养相统一、学科建设与梯队建设相融合的学术管理模式。

  ——特色意识增强。共建高校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点,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创优势,以特色求发展”的路子。云南大学注重培育民族学、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等特色学科,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亮点。西藏大学集中力量办好具有民族特色、西藏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使一批特色优势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石河子大学则努力探索地处边疆艰苦地区和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发展模式。如今,“有特色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实力”已经成为共建高校的共识。

  ——人才意识增强。利用省部共建契机,共建高校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延边大学先后出台“长白山学者”岗位方案、“251学术带头人培养规划”、“百名教师深造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涌现出全国教学名师、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主讲教授等30余人,累计引进博士达158名。西藏自治区为西藏大学引进人才开通了“绿色通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教师退休年龄限制和高薪聘请人才方面给于新疆大学特殊政策,有力促进了新疆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8—24)